首页 财务咨询 科创板怎样推动医药行业价值

科创板怎样推动医药行业价值

发布时间 2019-03-26 收藏 分享
价格 999.00
品牌 科创板
区域 全国
来源 广州笠时代商务管理有限公司

详情描述:

作为科创板六大核心领域之一的生物医药板块,一方面拥有众多的细分领域,另一方面相关的创新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。

究竟哪些领域可能受益于科创板的推出?资本的助力又会对中国的生物医药板块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?

仔细梳理了五大可能受益于科创板的细分领域,并联系中国医药创新企业在一二级市场的动态,针对科创板赋能下的中国医药创新进行了详细展望。

医药底层科技迎来大变革,我国面临巨大发展机遇

目前,底层科学技术成果喷薄而出,再生医学、精准医疗、基因编辑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,加速全球创新,我国迎来巨大变革机遇。

1. CRO的创新产业链

传统CRO外包服务商向“CRO ”全面升级,计算化学、生物信息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,加速向下游产业“赋能”。

目前,CRO服务商在药物发现及临床前环节,已经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、DNA编码库、计算化学、基因编辑等新技术。

2019年,市场向好,CRO服务有望迎来产能释放和资产价值重估“双击”。

2. 本土创新制药受益评审批改革红利

多个国产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已获批准,高端药品可及性大幅提高,国产化大幕拉开。

3. 伴随诊断:靶向用药伴随诊断全面验证,走上正轨

目前,靶向药伴随诊断已全面验证,前序企业产品相继获批,同时免疫治疗东风渐起,生物标志物打开新应用场景。

另一方面,受益新药审批加快,肿瘤靶向药加速上市,谈判降价进入医保后加速放量。

临床用药中,“刚需”的伴随诊断市场继续保持高景气。

4. 肿瘤诊断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

监管重塑后,细胞治疗重获新生快速发展。中国CAR-T细胞治疗技术发展迅速,开展临床研究数量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。

随着监管主体由卫计委转变为CFDA,以及药品管理指导原则的公布,政策监管逐步明晰,临床试验批件进入密集申报期。

5. 干细胞治疗方兴未艾

胚胎干细胞是分化潜能强的细胞,但在体内可能长成畸胎瘤,一般需经诱导产生特定的治疗细胞,才能够发挥作用。

干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广泛,可能治疗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病毒感染、炎症控制,也可以进行再生医学的应用,帮助伤口包括骨骼愈合等,也可以进行退行性疾病的治疗,治疗骨质疏松、卵巢早衰、老年性痴呆等疾病。

不过,干细胞治疗也面临一些障碍,包括高活性冻存和复苏公益、细胞储存及伦理问题等。

资本如何助力?

考察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医药成分股市值权重,目前A股医药总市值权重约6%,低于成熟市场8%以上的水平,远低于美国15%以上的水平。

若扣除“中国特色”的中药子行业,医药行业总市值仅占沪深300指数的4%,偏向新兴市场特征。

2. 美股:资本市场助力医疗保健行业持续壮大

按照国际行业分类标准GICS,医疗保健(Healthcare)行业是199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市值权重增长幅度第三大的板块,仅次于信息技术及金融。

科创板成立以前,NASDAQ成为医药领域新兴技术大市值公司的摇篮。

目前,国内医药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在一级市场。

受制A股现有发行规则,创新企业境外上市成为主要资本退出途径。

科创板有望推动“医药科技”价值发现

1. 完善投资生态

资本作为中国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,退出途径将更为丰富,时间成本显著下降,有利于形成完善和健康的风险投资链条,对创新产业大发展起到有力地促进作用,加速中国分布式创新格局的形成。

2. 突破再融资藩篱

以投资控股为主的传统医药转型公司,突破了A股不能以研发为募投项目的现有规则,创新资产的外部融资渠道更为多元化,有利于改善研发投入“小马拉大车”的现状,更有利于实现战略转型的长远目的。

3. 驱动A股价值发现

我们认为适当的资产溢价是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驱动力,A股上市公司资产价值体现并不充分,未来上交所科创板的推出,允许非盈利的创新资产上市(包括没有收入的临床I期以上新药资产),在规则导向上重研发轻盈利,在定价机制上重长远轻当期,有望推动A股医药科技板块价值发现。

总体而言,中国医药行业“硬科技”已取得长足发展,A股医药行业科技属性尚未完全体现,科创板推出有望推动医药行业价值的新发现。

联系人 王嘉倚
17171175909 3321987125
3321987125@qq.com
上一条 下一条
电话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