价格 | 面议 |
---|---|
品牌 | 发那科 |
区域 | 全国 |
来源 | 厦门鑫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|
详情描述:
如今新零售成为了互联网行业追随的新热潮,强如阿里、京东、苏宁都在“放肆”的追随新零售的脚步。那么新零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?究其原因也很简单,新零售是未来传统零售必须要走的路,或者用马云的话说:未来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,只有新零售。如今电子商务模式在中国已经非常完善了,电子商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阶段,所以新零售将代替电子商务,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零售会被众多大佬不遗余力的追随。 比如阿里巴巴,从马云年推出新零售概念开始到现在,阿里已经往新零售投下超过亿;苏宁也不赖,从收购万达百货就知道了,且为了完善新零售,苏宁光在物流上面就已经花了亿。新零售这么被看好,难怪他放着联想高管不做,偏要跑去卖果蔬去做新零售。 这位曾经的联想高管就是徐正,同时也是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。徐正本人可谓是天才,年15岁,别人还是懵懂少年,他却已经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。2002年双学士毕业后加入了联想,在联想工作期间负责全国零售大客户,从4个人的团队做到管理全国范围内多个人的团队,并且年均营业收入达到40多亿元的规模。 2009年,徐正被调到中国区负责消费笔记本事业的工作,并且将年均营业收入做到了300多亿元。此时,徐正积累了全面惊喜的产品运营管理经验,而29岁的徐正也成为了联想集团中国区年轻的事业部总经理。随后徐正又被调到了联想控股工作,当时联想控股刚好在做农业投资,自己买农场、管农场,干得很辛苦。 因为这个项目,徐正在农场待了三年,既要管理果园,也要亲自种树、修剪、采摘等。不过徐正对水果从产出到卖出等环节了然于心,此时徐正觉得在生鲜的流通环节,可以做一些事情,就想在产业链条做布局。然而当徐正想要朝下游项目投资时,分析了一定规模的生鲜电商过了一遍后,却找不到一个好项目。而此时的徐正似乎发现了一个“百年不遇”的机会,那就是自己创业做这么一个公司。 于是在2014年,徐正放弃了联想高管的职位,与搭档曾斌从联想集团离职,并且创立了现在的每日优鲜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年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是18罗汉,而徐正创立每日优鲜的时候,也凑齐了18个人开始续写每日优鲜的传奇。每日优鲜的传奇有两个,是3年估值100亿,第二是引得众多风投竞相投资。 每日优鲜创立时,国内的生鲜电商已经发展了近10年时间,但当时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,生鲜电商一直都做不好。主要原因是当时互联网圈有句这样的话:买菜的人不网购,网购的人不买菜。也正是因为这句话,掐住了当时很多做生鲜电商企业的脖子,那为什么他们做不好,而徐正做好了?在徐正看来,其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。 每日优鲜的模式是什么?每日优鲜创立时也存在“买菜的人不网购,网购的人不买菜”,但是徐正觉得这句话有失偏颇,可能50后、60后网购,但是80、90后以及未来的00后要吃、要买菜,只是他们不再去菜市场,也很少光临超市。于是针对生鲜电商这个痛点,做了“全而精”的产品策略。 怎么个“全而精”法?有渠道,挑选品质精良、性价比高的产品,第二产品种类多,你要啥,我都有;第二懂产品,你随便买,都是好东西。这样“全而精”的策略,为每日优鲜立下了很好的口碑,同时捕获了众多消费者。 每日优鲜成立第二年,就获得了腾讯领投的数千万美元轮融资。随后每日优鲜也引得华创资本、浙商创投、联想创投、高盛、华兴新经济基金等12家国内外投资机构的融资。到了2017年,每日优鲜营收达30亿元,在全国100个城市建立了10000个前置仓,触达1亿客户。此时的每日优鲜创立不过三年时间,但估值却已高达100亿,冲到了行业。也正因为如此,每日优鲜被腾讯追着投资,截止2018年,腾讯对每日优鲜投资了共计4次,金额超过2亿美元。 在生鲜电商方面,每日优鲜靠着自己独特的模式以及资本的加持,可以说是吊打了阿里的盒马鲜生、京东的京东到家等生鲜平台,而创始人徐正也被称为“创业黑马”!
联系人 | 廖工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