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描述:
印章是古代人们的凭信之物,除皇家和官府用印外,为了使用和携带的方便,一般的民间私印、文人闲章都不是很大,所谓“方寸之间,以寄情怀”。然而,也有一些古代印章,大得出奇,大得惊人。笔者家中就藏有一方巨形印章,重达十五公斤,实为罕见之品。现提供彩照(图1)并印蜕,和读者同好共赏之。 此印通高26厘米,宽24厘米,厚13厘米,为不规则的腰圆型。材质系产于福建寿山带皮的掘性石。颜色呈深浅不一的淡黄,质地细结温润,冻感十足,内芯充斥着无数条纵横交错的红色筋络,和黄色相辉映,十分美艳娇妍。印身周遭满满当当薄意而成山水人物图案,繁复细致。一面主图为“五老观太极”,另一面为田园牧归、溪桥晚步之类的传统题材。画面人物共有十几位。其间山峦白云、苍松飞鹤、荷塘舟桥、楼阁瀑布等一应俱全。雕琢手法高古,细密紧凑,繁而不乱;人物站、坐、行,比例合度,顾盼有情;远山近水、舟桥房舍则剔出层次,起伏凹凸,微妙入神。如果墨拓下来,伸展开,无疑便是一帧二平尺有余淋漓尽致的山水人物横披。 尤值得一提的是,这方巨印的篆刻作者为晚清篆界大家、“黟山派”的创始人黄士陵。印面文字镌五言律诗八句四十字,加上题诗名、落款共四十九字,现录于下: 凤阁年催度,龙城戍不归,空弹红粉泪,未解白登围。 蟾影寒珠,蚕丝画骨衣,经秋频传雁,肠断帛书飞。 望远曲,壬寅十月,士陵。 关于此诗,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,包括一些古诗书籍和上网检索,但始终未找到出处,还望有关专家赐教。该印的边款题:“壬寅十月刻应贻尚先生,黄士陵记”。“壬寅”即公元1902年,据推为黄士陵53岁时的作品,至今已百年有余。此印幅面之大、文字之多,篆刻难度,可以想象。 可以说这是一件集奇石欣赏,诗、书、画、雕琢艺术为一体的,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印章,是实用和赏玩两相宜的古代艺术品。http://www.qinhanart.com 客服何静18019224126
http://www.qinhanart.com 客服何静18019224126
联系人 | 何静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