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描述:
印章收藏成新宠 印章一直被视为小众收藏。但随着一些印石矿山的停产,石料的稀缺造成印章价格5年间翻涨10倍。尤其是有“软宝石”之称的田黄印章,如今比黄金还昂贵10余倍。近年来,随着印章拍卖的兴起,名家篆刻、印章逐渐为藏家所关注,市场行情也在不断攀升。近几年,各类名贵印材资源逐渐稀少,印章价格不断攀升,特别是田黄、鸡血石、翡翠等名贵印石,更是如日中天。如在西泠一场印章拍卖专场中,一方4厘米见方,高8厘米的田黄冻双凤钮闲章,因其高、大、方的完美品相,终以431.2万元成交。 说到印章拍卖,就不得不提北京荣宝斋,1995年10月,其在首届艺术品拍卖上率先推出“印章文玩”专场,192件标的计417方印章,大多出自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方节庵后人,流传有绪。后以78%的成交率、436万元的成交价获得圆满成功。 业内人士杨轩认为,首先,能够保存至今的名家印章越来越少,收藏价值越来越大,但实际上收藏爱好者仍然有捡漏的可能。原因是不少名家的印章印文不会直署其名,不懂行的卖家在收到印章后,只要有所赢利就有可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手,这就要看收藏者的眼光和运气了。 第二个原因是好的印章石本身就属于稀缺资源,在收藏市场上的售价逐年升高,增值潜力巨大,更何况带有历史、工艺和人文价值的老印章。杭州西冷印社近几年组织拍卖的印章,屡屡创下新的价格记录。因此,印章收藏爱好者不能放过任何一方石材上佳的印章,毕竟“佳石不易得”。 第三个原因是篆刻本身不同于大众艺术,其社会普及面不如字画等收藏。很多收藏者只把印章作为判断字画真伪的一个特征,而不是分门别类地予以研究,真正懂印章的人还是不多。即便是新介入印章收藏的爱好者,也有可能淘到上好的老印章。 第四是收藏印章不仅要懂石头,还要看印文。印章的收藏一直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展。一是藏印,即鉴赏印章篆刻的金石美、边款诗文的沧桑美、闲情趣语的印文美。另一种玩法是藏石,即鉴赏印章石料的灵透和印纽的雕琢天成,尤以田黄石、鸡血石为贵,温嫩脂润,色可夺魂,“溪中冻”、“凝脂霞”即其美誉。我们先说藏印。看中藏印的行家,主要是从篆刻的艺术角度出发的,名家手笔当然是重要的,如果手工精细老到,就算是由无名氏制作,价值也不会低。很多藏印的行家本身就是书画名家,他们在收藏中更多是为了研究古文篆刻,把握其艺术表现手法特征,如书法、章法、刀法,之后再体会印文内容所蕴含的情趣、意味,然后细细品鉴、慢慢欣赏,这是个极其快乐的过程。应该说收藏印章不仅要懂石头,还要懂得雕刻和印文内容,这是一门综合学问。 杨轩说,关于藏石,现在有很多藏家都习惯从自己喜欢的石头着手。田黄石、芙蓉石、鸡血石、高山玛瑙,还有翡翠印章,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有收藏的欲望。印章石料的品种不少,它们中的很多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。清代民间就流传有“一两田黄三两金,昌化鸡血石无价”的说法。随着对石材原生矿的不断开采,珍贵的原材料越来越少,藏石因而也备受市场追捧。当然印章的价值也不能过于迷信石材,石头只是艺术的载体,一些用鸡血石、田黄石制成的印章,虽然石材本身价值很高,但未必就是好印章。而且,石材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,有涨有跌,而作为艺术品的印章价格相对稳定。就名家用印就收藏而言,具有相当的人文价值,在历界拍卖中,曾有多次名家用印专题,如潘伯鹰、溥儒、殷梓湘、任政等书画家用印,以及周湘云等藏书家用印等,他们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,更是承载着一段历史,其人文价值不可轻视。收藏这样的印章,一看材质,材质越好越珍贵,比如,要是田黄,那材质本身就很昂贵,二看印章主人,主人身份越高印章越值得收藏。http://www.qinhanart.com 客服何静18019224126
http://www.qinhanart.com 客服何静18019224126
联系人 | 何静 |
---|